嵊州市位于浙江东部,曹娥江上游,地处北纬29°19′45″~29°49′55″,东径120°27′23″~121度06′55″之间。全市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,东邻四明山脉,主峰西明山,海拔1 096米,南毗天台山脉,西接会稽山脉,主峰西白山,海拔1017米,北连嶀山山脉,四面环山,中间平坦,形成“七山一水二分田”典型的丘陵山地地貌。境内剡溪贯穿全市腹地,剡溪上游支流呈向心状分为东部黄泽江,南面新昌江、澄潭江、西面长乐江。
嵊州市靠近东南沿海,属亚热带季风气候。境内又因地势起伏,又具有小气候的多样性。
气温年平均气温16.4℃,1月份平均气温为4.1℃,7月份平均气温28.5℃,稳定在10℃以上的年活动积温(台地、丘陵)平均为4900℃左右,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35天。
降水 平均年降水量为1446.8毫米,降水量随地势升高而增加,山区年降水量为1500~1600毫米;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.2%。
光照 年均辐射总量为451.4千焦/平方厘米,年均日照时数为1 988小时。
雾日 山区雾日较多,盆缘山区终年云雾缭绕,有利于茶树生长。
土壤 种植茶树的台地丘陵和低山区主要有红壤、黄壤、侵蚀性红壤等,其成土母质
由玄武岩、紫色砂页岩和沙砾岩等风化而成。其中红黄壤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4.3%,其土壤多呈酸性或弱酸性,pH值4.9~6.4之间。根据1981年市农业土壤普查综合分析,旱地土壤平均养分状况为:有机质含量为1.99%,全氮含量0.098%,速效磷7.1毫克/千克,速效钾89.8毫克/千克。分布在海拔500米左右地带的土壤,大部分为油质红黄壤,深厚肥沃,有机质含量丰富,部分为香灰土质。
适宜的地理、气候、土壤环境,形成了嵊州茶叶的香高、味醇、耐泡的特有品质。

高山有机茶基地

越乡龙井生态茶园
嵊州市位于浙江东部,曹娥江上游,地处北纬29°19′45″~29°49′55″,东径120°27′23″~121度06′55″之间。全市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,东邻四明山脉,主峰西明山,海拔1 096米,南毗天台山脉,西接会稽山脉,主峰西白山,海拔1017米,北连嶀山山脉,四面环山,中间平坦,形成“七山一水二分田”典型的丘陵山地地貌。境内剡溪贯穿全市腹地,剡溪上游支流呈向心状分为东部黄泽江,南面新昌江、澄潭江、西面长乐江。
嵊州市靠近东南沿海,属亚热带季风气候。境内又因地势起伏,又具有小气候的多样性。
气温年平均气温16.4℃,1月份平均气温为4.1℃,7月份平均气温28.5℃,稳定在10℃以上的年活动积温(台地、丘陵)平均为4900℃左右,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35天。
降水 平均年降水量为1446.8毫米,降水量随地势升高而增加,山区年降水量为1500~1600毫米;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.2%。
光照 年均辐射总量为451.4千焦/平方厘米,年均日照时数为1 988小时。
雾日 山区雾日较多,盆缘山区终年云雾缭绕,有利于茶树生长。
土壤 种植茶树的台地丘陵和低山区主要有红壤、黄壤、侵蚀性红壤等,其成土母质
由玄武岩、紫色砂页岩和沙砾岩等风化而成。其中红黄壤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4.3%,其土壤多呈酸性或弱酸性,pH值4.9~6.4之间。根据1981年市农业土壤普查综合分析,旱地土壤平均养分状况为:有机质含量为1.99%,全氮含量0.098%,速效磷7.1毫克/千克,速效钾89.8毫克/千克。分布在海拔500米左右地带的土壤,大部分为油质红黄壤,深厚肥沃,有机质含量丰富,部分为香灰土质。
适宜的地理、气候、土壤环境,形成了嵊州茶叶的香高、味醇、耐泡的特有品质。

高山有机茶基地

越乡龙井生态茶园